雷射技術在PCB製造中的演進
雷射技術在PCB製造中的演進
雷射技術在 PCB 製造中的演進、應用與診斷
發佈日期:2025 年 7 月 30 日|作者:Sneha Patil,資深產品行銷專員
PCB 鑽孔技術的演進
PCB 鑽孔技術自 1960 年代以前的機械鑽孔起步,使用碳化物或鑽石鑽頭旋轉鑽孔,適用於單面與雙面板。然而,機械鑽孔在精度、工具磨損與深度控制方面存在限制。隨著電子產品朝向多層與小型化發展,更精準且高效的鑽孔技術成為必要。
從 CO₂ 到 UV:雷射精度的轉變
1990 年代,CO₂ 雷射鑽孔技術開始普及,波長約為 9.4 µm,具備高能量密度,可快速去除絕緣層。由於銅在紅外波段具有高反射率,雷射束會自然停止於銅層,避免過度鑽孔,特別適用於高密度互連(HDI)板。
隨著特徵尺寸持續縮小,UV 納秒雷射(波長 355 nm)於 1990 年代末至 2000 年代初登場,具備對銅與有機材料的高吸收率,可精準蝕刻並減少熱損傷。但 UV 雷射缺乏 CO₂ 雷射的「自然停止於銅層」特性,因此需更精密的製程控制。
混合雷射鑽孔系統的誕生
2010 年代,混合雷射系統問世,結合 UV 與 CO₂ 雷射:UV 雷射先鑽穿頂層銅與絕緣層,CO₂ 雷射再移除剩餘絕緣層並停止於下一層銅。此方法兼具精度與產能,適用於現代多層 PCB 設計。
PCB 特徵 | 使用雷射技術 | 優勢 |
微導孔 Microvias | UV / CO₂ 雷射 | 適用於 HDI 板的高密度佈線 |
盲孔 / 埋孔 | 混合雷射鑽孔 | 支援緊湊型多層設計 |
深度控制 | CO₂ 雷射反射性 | 自然停止於銅層,避免過鑽 |
微細特徵解析度 | UV 雷射 (355 nm) | 適用於小尺寸幾何結構 |
材料相容性 | 多波長雷射 | 相容於 FR4、聚醯亞胺、PTFE 等基材 |
Pyrocam:PCB 製程診斷利器
隨著雷射製程如 Laser Lift-Off(LLO)與混合鑽孔成為主流,維持光束品質、能量分佈與空間均勻性至關重要。Pyrocam 是一款高解析度熱電陣列相機,可分析 UV 至 IR 波段的雷射光束,特別適用於多波長系統。
在 LLO 應用中,Pyrocam 可即時視覺化光束輪廓,確保能量均勻分佈,避免脫膜不完全、基材翹曲或熱損傷。在 UV 與 CO₂ 鑽孔中,Pyrocam 協助光束對準、焦點最佳化與模式穩定性,確保微導孔與盲孔品質穩定。
對於混合鑽孔,Pyrocam 可同時監控兩種雷射源,確保整個鑽孔流程的最佳效能。隨著 PCB 設計日益複雜,雷射技術已從選配工具轉變為製程核心,而 Pyrocam 不再只是診斷輔助工具,更是確保製程一致性與高良率的關鍵。
文章來源: https://www.ophiropt.com/blog/laser-technologies-in-pcb-manufacturing/